被Meta点醒,苹果砍掉廉价头显,全力押注智能眼镜
2025-10-13 10:47:01
  • 0
  • 0
  • 0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核心提示

01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Vision头显(内部代号或为“Vision Air”),并将研发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项目。

02此举表明苹果不再将Vision Pro这类全封闭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其角色将转变为高端旗舰。

03苹果希望智能眼镜能复制Apple Watch的成功轨迹,甚至未来成为iPhone的替代品,而相关软件投入(如visionOS)不会被浪费。

10月13日消息,苹果公司正进行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暂停开发更轻便、低价的Vision头显(内部代号或为“Vision Air”),将资源集中于智能眼镜的研发。据长期跟踪苹果动态的资深分析师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透露,在亲身体验了竞争对手Meta新推出的内置显示屏智能眼镜后,他确信苹果的这一转向是明智之举。此外,苹果近期还将迎来一系列新品发布。

战略重心转移:为何从头显转向眼镜?

作为全球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之一,苹果拥有数万名工程师、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雄厚的现金储备。然而,即便是苹果,也难以在所有产品线上同时发力。

这正是苹果决定缩减廉价版Vision头显项目、转而聚焦智能眼镜的原因。但这一调整却令部分观察人士感到不解:凭借苹果的庞大资源,为何难以兼顾混合现实头显与智能眼镜的研发,而竞争对手Meta却可以做到?

答案就藏在苹果的企业基因里。尽管财力雄厚,苹果始终秉持高度自律、精准投入的原则,甚至堪称“节俭”。对于缺乏潜力成为主流爆款的产品,该公司从不轻易押注。

转向智能眼镜则表明,苹果已不再将Vision Pro这类全封闭式头显视为可行的大众市场平台,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如此。苹果从不追逐小众市场,其最成功的产品如iPhone、iPad、Apple Watch、Mac和AirPods,销量动辄数千万乃至数亿部。

苹果的高端产品如Mac Pro和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专注的专业用户群体。Vision Pro或许最终会跻身此列,但截至目前,它尚未形成足够的用户基础。

历经十年研发、投入数十亿美元之后,Vision Pro仍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功能有限的设备。除了高昂的价格、沉重的机身以及匮乏的应用生态,Vision Pro的封闭式设计更限制了使用场景,大多数人不会愿意整天戴着它,也无法在多种场合下使用。充其量,可能只有少数游戏玩家、旅行人士和视频编辑人员会成为它的用户。

智能眼镜:更贴近未来的形态

相比之下,智能眼镜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前景。古尔曼在试用Meta新款雷朋智能眼镜后,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形态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随时免提查看信息、接听电话、拍摄照片和视频,这种体验十分自然,远比佩戴笨重的头显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诚然,Meta当前的眼镜仍带有几分原型机的影子,但其展现的潜力令人振奋。经过持续优化,智能眼镜有望复制Apple Watch的成功轨迹,甚至在未来某天成为iPhone的替代品,而这是Vision Pro永远无法企及的目标。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轻量版Vision Pro(即可能被称作“Vision Air”的设备),将工程师转向智能眼镜项目,无疑是一项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苹果的核心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始终在线、AI驱动”设备演进的大趋势。

苹果越早推出智能眼镜,就越能在与Meta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值得注意的是,Meta也已将研发重心从头显转向了智能眼镜领域。

Vision Pro并未退场,但角色已变

但这并不意味着Vision Pro就此退出舞台。苹果正计划为头显升级更快的芯片,并最终可能推出价格依然维持在3000美元以上的全新设计版本。长远来看,Vision Pro有望成为“Vision”可穿戴设备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届时,整个产品线将覆盖从入门级的无显示屏智能眼镜,到中端的带显示屏版本,再到更高级的增强现实眼镜,直至顶端的Vision Pro。

这种多层次产品布局正是苹果的强项。一旦某类产品打开市场,苹果便善于快速扩展产品线,从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不断壮大的产品矩阵中便可见一斑。但苹果仍需一个大众爆款来支撑整个Vision产品线,而Vision Pro并非答案,Vision Air恐怕也难当此任。

苹果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相同的方向迈进。尽管三星本月即将推出对标Vision Pro的高端混合现实头显,但它同样在与谷歌等伙伴合作研发智能眼镜(包括带屏和无屏版本)。三星也坦言,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显能够大卖。

在古尔曼首次报道苹果可能搁置Vision Air计划后,便有许多人质疑两款产品为何不能并行开发。但关键在于,这两类设备的基础技术均由苹果同一团队负责同步研发,若同时推进两个项目,反而会分散精力。

此外,智能眼镜很可能搭载Vision Pro的操作系统visionOS,这意味着相关软件投入不会浪费。据古尔曼透露,未来苹果设备连接Mac时可运行完整版visionOS操作系统,而连接iPhone时则切换至更轻量、更适合移动设备的界面。

苹果还拥有多项让智能眼镜“一炮而红”的优势:在时尚可穿戴设备领域卓越的设计能力、高效的芯片自研实力,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生态整合能力。最大的悬念在于,苹果能否在AI驱动的关键功能上取得突破。面对如此重要的赛道,苹果别无选择,必须攻克这一关。

或许将来某天,苹果会重启Vision Air项目,但就当下而言,聚焦智能眼镜是苹果最合乎逻辑的路径。Meta的实践已经指明了方向:其智能眼镜在市场上表现稳健,而价格远低于Vision Pro的混合现实头显却销售乏力。

这证明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果连500美元以下的封闭式头显都无法吸引消费者,那或许说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新品发布在即:M5芯片引领产品矩阵更新

备受期待的苹果10月新品即将登场。随着iPhone 17系列、iPhone Air、AirPods Pro 3及新款Apple Watch的相继发布,苹果即将在本周拉开秋季第二波新品发布的序幕。

据资深分析师古尔曼透露,此次更新将覆盖多个重要产品线。本次发布预计将推出搭载M5芯片的新款iPad Pro,同时Vision Pro也将迎来处理器升级和佩戴体验优化。这两款产品目前均已进入量产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MacBook Pro系列也有望迎来更新。尽管古尔曼此前曾预测搭载M5 Pro和M5 Max芯片的高端机型要等到明年年初才会发布,但基础款14英寸MacBook Pro很可能在此次更新中率先亮相,因为其核心升级所采用的,正是已在最新iPad中亮相的M5芯片。

市场供应情况也佐证了这一预测:目前,渠道中搭载M4芯片的基础款MacBook Pro已出现供应紧张,而高端机型库存稳定。这种差异化库存状况往往预示着新品发布的临近。

在更长远的产品路线图上,新版AirTag、HomePod mini和Apple TV机顶盒的研发工作仍在持续推进。明年年初,苹果还将推出全新设计的iPad Air与入门级iPad、两款专业显示器、搭载M5芯片的MacBook Air系列,以及定位更亲民的iPhone 17e。在未来数月,苹果将借由这一系列更新,完成其产品矩阵的全面革新。(小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