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种族仇恨犯罪
2018-07-05 09:50:49
  • 0
  • 0
  • 0

作者:杨阿诺(编译) 

来源: 社论前沿

摘要
本文研究了2001-2008年期间,互联网对美国种族仇恨犯罪的影响。有证据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种族仇恨犯罪率。但互联网对仇恨犯罪的影响并不一致,在种族主义程度较高的地区,互联网的影响更大,而在种族主义水平较低的地区,互联网的影响并不显著。作者对互联网的使用是否会促进仇恨团体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未发现支持该观点的证据。相反,作者发现,在线访问增加了个人种族仇恨犯罪的发生率。

1  介绍

互联网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了不少好处,同时也带来了独特的社会挑战。挑战之一是在线仇恨内容。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可访问、能负担、未屏蔽、可匿名发布和分享仇恨意识形态的渠道。据说,这导致了与仇恨有关的网站的增加。据报道,2011年,近14000个网站包含与仇恨有关的内容,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6倍。超过65%的活跃仇恨网站被发现含有与种族和族裔相关的仇恨意识形态。最近,在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这样的社交媒体、社交网站,和如Newsaxon这样的极端主义社交媒体网站上,出现了大量仇恨言论,所有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种族极端主义者之间的联系。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线仇恨内容的增加是否会影响线下种族仇恨犯罪,或如何对其进行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可能会增加仇恨犯罪的数量。例如,可能会提高极端分子传播仇恨意识形态和与志同道合成员联系的效率。有证据表明,在互联网上发现的与仇恨有关的资料导致了仇恨犯罪。如,Benjamin Nathaniel Smith(种族主义者,1999年枪杀、伤害了若干名少数族裔)对一名纪录片制片人说:“在我上网阅读了一些关于这些群体的资料之前,这些都不会实现……现在一切都发生了。”

为了进行实证检验,作者利用美国县级宽带的地理和时间变量,研究了2001至2008年间,美国互联网普及率对仇恨犯罪的影响。作者发现,总体来看,宽带提供商数量的增加导致了种族仇恨犯罪的增加。在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宽带的使用与仇恨犯罪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且在很多补充调查和证伪测试中仍成立。在种族主义程度较高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与线下种族仇恨犯罪之间的正向关系最为明显,表现为种族隔离程度较高,搜索带有种族色彩词汇的倾向较高。另一方面,作者观察到,在种族主义水平较低的地区,宽带的使用对种族仇恨犯罪没有影响。宽带使用的增加导致当地仇恨团体形成的增加,而当地仇恨团体的存在,似乎并没有加强互联网普及率与仇恨犯罪之间的联系。相反,宽带的使用似乎增加了“独狼”行为者种族仇恨犯罪的发生率。

本文旨在做出以下贡献:首先,本研究是首个使用大规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技术来研究互联网和仇恨犯罪之间关系的。第二,本研究确定了这种正向关系存在的条件,作者认为这有助于激发政策回应。具体而言,本研究重点关注两个显著因素——熵分数和带有种族色彩的搜索词汇,这些因素表明了互联网对仇恨犯罪的影响作用。因此,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与决策者、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相关。第三,关于那些推动互联网和仇恨犯罪之间关系的、看似合理的机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互联网在仇恨团体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一普遍观点提出了异议。此外,分析发现,互联网引发的仇恨犯罪主要来自于个人。

2  数据

为了研究互联网普及率和仇恨犯罪之间的联系,作者结合了各种官方来源的详细数据,包括联邦调查局、联邦通信委员会、美国人口普查局和美国劳工统计局。仇恨犯罪数据来自联邦调查局的年度报告——仇恨犯罪统计(Hate Crime Statistics)。研究时间限制在2001-2008年,因为这个时间段,仇恨犯罪数据的人口覆盖率是相对稳定的。

3  实证方法

作者首先用图表证据来证明宽带使用与仇恨犯罪之间的正向关系。图1为2001至2008年间,宽带提供商数量(X轴)和种族仇恨犯罪(Y轴)数量的散点图。图中的线性趋势,表明宽带提供商数量与种族仇恨犯罪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OLS结果(见原文附录)包括整套控制措施,并确认了原始数据中显著的统计关系。由于内生性或测量误差,可能导致OLS结果有偏差,因此,作者在后文中描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计量方法,且对宽带提供商/使用率和仇恨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严格地审查。

图1 种族仇恨犯罪与宽带提供商数量的关系

4  结果与讨论

与其他信息通信技术一样,互联网对社会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宽带使用与种族仇恨犯罪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总体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导致了种族仇恨犯罪的增加,在种族主义程度较高的地区最为明显,在种族主义水平较低的地区则没有影响。没有证据证明互联网使用的增加会导致当地仇恨团体形成的增加,而当地仇恨团体的存在似乎并没有加强互联网的使用与仇恨犯罪之间的联系。然而,互联网的使用似乎增加了个人种族仇恨犯罪的发生率。关于与互联网普及有关的社会挑战,本研究结果为学术界、决策者和执法人员提供了几个主要观点。

首先,本研究是第一个使用大规模数据进行实证量化,来分析宽带使用对仇恨犯罪的影响,特别是出于种族动机发生仇恨犯罪的研究。其次,种族主义的影响间接支持了互联网促进个人利益化的观点。在种族主义程度较高的地区,网络访问对种族仇恨犯罪的影响更大,这表明个人会通过上网来参与构建和确认个人种族身份。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用户如何与在线媒体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互联网使用量增加的后果。尤其是利益化会使得网络媒体放大发布其上的信息、价值观和观点,这与早期思想领袖在互联网使用方面所设想的促进更加包容和民主的社会相违背。此外,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宽带使用的增加促进了线下仇恨团体的运作(如,招募成员和组织有计划的攻击)。最后,因种族动机而发生的仇恨犯罪,其犯罪率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个人犯罪而非团体犯罪。

文献来源:Jason Chan, Anindya Ghose & Robert Seamans.The Internet and Racial Hate Crime: Offline Spillovers from Online Access[J].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2016, 40(2):381-403.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