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2025阿里云AI势能大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杨烁表示,目前,在京人工智能企业已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备案123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4月8日,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大会现场阿里云百炼MCP服务上线
杨烁表示,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具有“头雁”效应,是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顶尖人才占全国总量43%,拥有14家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我市紧抓机遇,立足首都定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目前,在京人工智能企业已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备案123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100个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总量超150PB。智能算力规模超2.2万P,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已形成。发布《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5+10+N”模式布局示范应用项目,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工程。“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已聚合300余家伙伴企业,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朋友圈。
杨烁表示,4月8日,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关于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5年)》,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是支持MaaS平台在京集聚发展。紧扣行业应用实际需求,面向MaaS平台建设、AI智能体创新应用,通过“算力券”支持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和标杆产品;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开展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评估,通过“数据券”政策支持一批“首开放”数据集,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座。
二是推动行业软件企业全面具备模型能力。加快通用行业模型的垂直优化部署,组织行业链主企业、软件企业和模型企业结成伙伴,在具体场景、跨行业应用等方面形成行业模型落地的标杆示范典型案例,并通过“首方案”给予支持。
三是支持软件企业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通过算力构建、模型部署、数据治理等方式提升研发效率,优先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事务处理软件、新型安全软件等领域组织策划重点项目,加快软件智能工程化发展。
四是健全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生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开源社区建设、开源平台落地及共享生态构建;加强中小企业应用需求的精准服务支撑,将人工智能赋能新产品、新服务纳入中小企业服务券支持范围;构建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的行业应用生态,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复合型人才。
在此次大会上,阿里云百炼上线业界首个全生命周期MCP服务,无需用户管理资源、开发部署、工程运维等工作,5分钟即可快速搭建一个连接MCP服务的Agent(智能体)。百炼平台首批上线了高德、无影、Fetch、Notion等50多款阿里巴巴集团和三方MCP服务,覆盖生活信息、浏览器、信息处理、内容生成等领域,可满足不同场景的Agent应用开发需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李涛